2021年4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郭湛来到北京科技大学,为37000cm威尼斯做题为“从主体性到公共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走向”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宋伟副院长致欢迎辞,由王俊博副教授主持,陆俊教授、李晓光教授、李艳艳副教授、耿芳兵博士以及37000cm威尼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参加本次讲座并进行提问和交流。
郭湛教授从宏观的视野将四十多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的转换概括为五大范畴系列:理论与实践、存在与规律、主体与活动、生产与发展、文明与交往。郭湛教授认为,哲学范式的转换反映了思维方式的发展和变革,而思维方式的变革则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在这五大范畴系列中,主体和活动具有核心的性质。而主体活动性质的本质,就是从前主体性到主体性到互主体性、主体间性,再到公共性或共同主体性,那么,从主体性到公共性的范式的转换,可以提纲挈领地把握四十年来学界关于文明或文明化发展中的最重大和核心的问题。
现代性、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就是主体性的问题。主体性对于当代中国尤为重要,因为中国正在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而现代化就是人的主体性发展和觉醒的历史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主体性是最需要强调和发扬的阶段。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中,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解放了人的主体性,使得人成为社会、市场的主体。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上与西方国家相比有个时间差的问题,这就使得我们刚刚要强调发展主体性的时候,西方已经发展到后现代对主体性的批判。在中国,主体性仍处在朝霞之中;而在西方,主体性已经行进到“黄昏”。尽管如此,中国也已经开始遭遇西方所遇到的主体性困境,因而,中国也要分析和解决当前正面临的主体性问题。
但是,对主体性的批判并不必然走向否定主体性。后现代理论对现代性的很多批判走向了否定主体性的倒退方向,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在主体性的基础上不是要否定主体性,而是要在主体性的基础上走向公共性。哲学的公共性转向正是为了解决主体性进一步向何处发展的问题。中国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迅速地经历了从前主体性到主体性再进一步到公共性的变化,我们对这种变化是感同身受的。
当代社会从主体性发展到公共性的历史进程,是我们对中国和世界发展哲学反思最核心的内容。从学理上来看,社会由主体即人组成,每个人都是主体性的存在。人和人之间、主体和主体之间是主体间性的存在,各种主体性汇聚或依赖的是社会的公共性。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说到底是共同主体性,这种共同主体性也就是公共性。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视野下来看,公共性不仅是社会的公共性,还应包含自然的公共性,自然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公共存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的公共性的存在、公共性的前提,社会则本身就是一个公共性的存在。把人和自然看作生命共同体,自然的公共性也是社会的公共性的前提,也包含在人作为主体的公共性的范围之内。那么,历史唯物主义所讲的社会性主要就是指公共性。公共性就是人类社会的性质。社会作为共同体的存在是有公共性的,公共性是作为共同体成员的个人生存的社会条件、社会关系、社会联系。从根本上说,人作为一种能群的动物,他必须在群体中生存,而群体作为人的共同体的公共性是它生存的前提。
总而言之,公共性是主体性所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公共性是主体性的条件,是主体性的本质,是主体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公共性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对主体性的整合和综合,公共存在也是将个体的主体存在整合在自身之内的更高存在。现代社会不仅要在人与人之间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共性,而且也要在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共性,构建人类史与自然史相统一的大历史观,并在这种大历史观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唯物主义。
讲座之后,郭湛教授与陆俊教授进行了学术对话,对几位同学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回答和指导。最后,在老师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作为“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问题”系列讲座的第一讲圆满结束。
最新动态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0号院
邮编:100083
网址 www.cqyim.com